2006/11/20

家變

很久沒有讀本作品讀的這麼累.



內容太深沉,像擁有暗黑磁力般召喚人內心晦暗不堪的一切.

故意艱齬的文字,有人說你該忽略他的文字,著重於作品本身要表達的聲音.

作者本身在自序中大呼驚訝,以一小時一千字的速度告誡著他的讀者們.

有東方的James Joyce之稱,文字上的齟齬可想而知。未完..

2006/11/14

吉米闖天關

今年第一部午夜場,還是部限制級動畫.



我喜歡它畫面的處理,尤其是自然風景背景的細緻和顏色的融洽感.

不過若深究劇情,實在是讓人不知道該怎麼說好.



黑道,外國黑道和濫補獵人同時追殺一隻身上藏了大批海洛因,

因為長期被馬戲團藥物控制染上毒癮的大象吉米.

外加自以為正義的保育動物恐怖分子攪局,整部電影就圍著失蹤的吉米轉阿轉.

末了吉米大發飆(大自然的反撲??)把眾多幫派頭頭跩到懸崖下,正當觀眾大快人心時,

吉米卻因踩死保育動物份子飼養小狗被瘋狂女主人槍殺斃命.



說色情也不夠色情,說暴力也沒啥暴力.

既不像呼籲保護動物也不是循循善誘讓人擺脫毒品,

看完電影還蠻不了解他真正想要表達的主題為何=.=

(可能午夜場腦袋昏昏)

只有拯救大象幫牠擺脫毒癮的那隻大鈴羊真的讓人覺得十分勇敢可愛~~

花樣那卡西

Fresh Air

紅與綠,壁壘分明的一對母女.


熱愛暖色系總身著大紅衣的母親以清潔公共廁所維生,即使在髒亂潮濕環境下,
也不忘保有屬於自己的小小角落並細心加以綴飾.
以挑選空氣芳香劑為興趣,在惡臭中努力呼吸.
每晚洗澡總奮力刷洗自己的皮膚(看的我覺得好痛)彷彿可以拭去那濕濁的air
跳交際舞,和筆友通信,對陌生人說"我不孤單,我有一個女兒.
一個除了問"你吃過沒"以外無話可說的女兒

個性獨立冷僻的女兒身上只有一種色調,深綠,墨綠,帶亮片的綠,永遠的冷色系.
服裝設計上擁有獨特天份,以自製設計的成衣賺零用錢.
夢想可以去義大利參加歐洲設計師新秀選拔,
除了開冰箱以外對料理自己的飲食毫無方法,有個怪怪的物理天才男友.
每晚回到家便打開窗戶,急於撇清母親的味道.
除了固定共同觀賞電視劇的妥協時間以外,兩個人,兩種顏色,兩條平行線.
在女兒踏上背包客羅馬之旅失敗後緊接著是母親的意外遭劫受傷.
母親依舊堅韌,撐著等康復上工也不願交還雇主鑰匙.
好奇女兒偷走母親的鑰匙來到地下鐵廁所,意外發現母親精心佈置的小天地.
開始惡臭的air逼著她捂掩口鼻,當她打開廚櫃發現母親收藏全套的空氣芳香劑,
似乎也開始能夠理解母親的心情.


片尾的女兒穿起母親的鮮紅大衣,顧鏡自盼微笑似乎暗示得到了某種認同的滿意.
開始穿起大衣,放下捂著口鼻的手臂,在滿是暖色系背景下創作起自己的作品,
明瞭原來倆人都渴望呼吸的fresh air

2006/11/13

池袋西口公園

今天趁著頭痛得空看完和小淳借的小說。

基本上是屬於描寫一個日本東京街頭幫派少年故事,由幾個短篇組成的小說。

從書中描寫可以看出日本高度都市化發展後人心空虛反映在原本應該是國家棟梁的青少年身上。



濫交,援助,鬥毆,黑道,毒品。

主角以街頭少年中過人的智慧解決了幾道難題。

情人茶室的描寫真讓人大開眼界,

其他清純少女背後從事的秘密打工行為和一般日句漫畫形容的差不多。

可悲的物質國家。



不由得讓我聯想到東京自助旅遊時那兩天週末在夏季大拍賣購物人群中竄逃的景象。

太過擁擠,太過壓抑,太過競爭,太過物質,太過空虛。

這是除了好吃的築地生魚片以外,東京留給我的恐怖印象。

怎麼感覺台灣再幾年後也很有如此發展的潛力?

2006/11/12

大家來我家

一個擁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廣播劇場,因為被大財團買下而慘招改建成停車場的命運.
最後一天的告別演出中,發生了老歌手高齡過世,年輕一代的小女將臨危授命即興演出.
在合作多年的伙伴們回憶和惋惜的對話中可以窺見這堅強陣容班底多年演出的歷史和深切友情。


本片最令人注目之處在於眾多耀眼明星同台演,老牌明星們唱作俱佳,Meryl Streep嗓門真的很優美!!
Chicago中令人印象深刻的John C. Reilly也再度出現.幽默的橋段伴隨著最後一場秀的不捨和老伙伴離去的辛酸,動人的歌曲深深打動在場觀眾的心,電影結束放映時有許多人起身鼓掌.劇中表演曲目十分動聽(迫不及待想找有無原聲帶可購買)這可是舞台片中最重要的一環.尤其聽到Jearlyn Steele
"The day is short, The night is alone. Why do we work so hard to get what we don't even want?"

真是感觸頗深.喜愛電影中歌舞表演的人應該會很讚賞的一部片

服務生之死

這是一個屬於創造者和被創造者的故事.


Edgar是一位生活得死氣沈沈的服務生,每天在餐廳工作中忍受打混的同事,機車的客人.
回到家只有長年病厭厭終日躺在床上關係疏遠的妻子.
唯一的女友維多利亞卻又不是自己真心喜愛,兩人的關係僅限於肉體而缺法心靈相通.
某日,Edgar倒楣到了極點甚至在工作中被客人辱罵動粗.


畫面一轉,來到編寫Edar故事的劇作家Herman家中,女友蘇西趁劇作家泡澡時偷偷改寫劇本,
設計Edgar發現長年臥病的妻子竟然與醫生間早已發展出多年的不倫之戀.
從浴室中趕出來氣急敗壞的Herman,在怒斥女友時家中電鈴突然響起.打開門一看,
兩人傻眼地發現自己構思的劇中人物Edgar竟站在家門口,受夠了的Edgar要求劇作家別再惡搞,
給他一個公平點人生.驚訝之下Herman答應刪除病妻角色並承諾給Edgar一段美麗的戀情.


Edgar因此回到劇中繼續乖乖扮演他悲慘的角色,機車客人持續找碴,
隔壁的黑道惡鄰居也得寸進尺地欺負他.直到有一天,Edgar終於盼到他期待的戀人.
甜蜜時刻沒有維持多久,卻發現這位年輕性感的美女竟是同事的妻子.
簡直就像上帝(其實是創造他的劇作家)故意惡整而開的玩笑.
怒氣沖沖的Edgar再度來到Herman中,卻發現同事也在此,同事不滿劇作家設計自己妻子出軌的安排,
一怒之下砸壞了Herman家的燈飾,爾後卻遭到Herman為報復而描寫他跳河自盡的結局.

Edgar持續生活在沒有希望的悲慘中,而創造他的Herman似乎還玩得不夠過火,
隔壁的黑道鄰居甚至弄來一位跑路的日本大哥鳩佔鵲巢逼的Edar去睡沙發.
而女友維多利亞不滿Edgar的冷漠找來流氓哥哥威脅恐嚇他和自己持續約會.
日本黑道大哥答應Edgar給維多利亞兄妹兩一點顏色瞧瞧於是派殺手將兩人陳屍家中並強迫Edgar拿出三萬歐元作為酬謝費用.

Herman在女友蘇西鼓吹下安排Edar買弓箭射死隔壁惡鄰,故事到此已經超出預期的荒誕不經,
Edgar面臨不知未來的荒腔走板人生,而蘇西也跟Herman大吵一架後負氣出走.
Edgar最後一次現身找Herman談判,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快樂結局,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讓同事的年輕嬌妻回到自己身邊.在Herman敷衍下Edgar本分地回到劇中,就當劇情朝向對他有利的發展時,他卻被Herman安排被卡車撞死而結束慘澹的一生.

以表現手法而言我非常喜歡此片編劇惡整劇中人的構思.
(尤其是Edgar在餐廳中突然發出一連串eee自己也不理解的怪聲,原來是因為Herman睡著壓到鍵盤打出一連串的eee,全場真是笑到不行.)
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某一劇作家創造的角色,或某一睡眠意識夢中出現的情節,在荒誕不經的故事中奮力演出.只是我們無從找到原作抗議或要求.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下一步的安排,所以無法像Edgar一樣因為可以得到美麗的戀情而默默忍受著更多悲劇.

然而創作者是無情的,可以因為一時一己的喜怒愛好,放棄,報復,給被自己的角色一點甜頭,
或是因為不耐而潦草結束故事.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有什麼在前方等待著我們.
然而在冥冥之中,似乎也有一隻神來之手在無情諷刺地操弄著我們的命運.

2006/11/11

玩美女人

劃位時十分搶手的一部西班牙作品,標榜本屆坎城影展六大影后潘妮洛普以及最佳劇本雙料大獎導演最新作品.
內容是關於一個家庭外婆母親外孫女三代在貧困環境中努力,描繪出親情,友情的故事.
劇中父親亂倫不慎為女兒所殺,祖母似鬼魂般復活以俄羅斯人借住在開美髮店的大姊家.
女主角在最不順遂的時候正巧接下了餐廳生意開始了新生活的奮鬥.整片可以看出潘妮洛普真功夫的演技
她的歌聲也算是另一項帶給觀眾的意外驚喜)


但也許因觀賞前期望過高,此片是我截止目前覺得和預期落差較大的一部作品.
片中雖帶有些詼諧的橋段(例如西班牙阿媽自以為可以喬裝成中國人),但故事情節對我來說過於通俗,
劇情缺乏高潮跌起,表現手法也很一般.
總之不是一部深得我新的作品,有空應該研究一下別人對它為何報以如此高度的評價.

想到當初辛苦飆票不禁莞爾,不過被我偷偷發現即使滿場也可以在開演二十分鐘中偷偷換到視野較佳的好位置.
(原本坐在第二排最左邊,很擔心看完脖子會歪到中風)

甜蜜劇中劇

原名Tristram Shandy: A Cock and Bull Story which means “a fanciful and unbelievable tale. 1620年左右,這個短語第一次出現。

據說當時英國有一家公路旅館,店名就叫做Cock and Bull。疲倦的旅行者在這兒過夜休息,他們經常聚在一起侃大山,講他們所經歷的一些奇聞逸事。後來,這些故事就被稱之為cock and bull tales。

台灣的片名翻譯”甜蜜劇中劇”道出了這部電影敘述的是項狄傳以及拍攝其劇中人的故事,卻完全看不出原片名隱含意義,觀眾只有在片尾時會看到劇中人反覆強調 A Cock and Bull Story,若是沒有注意到英文片名的觀眾應該會覺得十分不解吧!


故事以拍攝勞倫斯‧斯特恩1761年的實驗性小說《項狄傳》為主軸。一群電影人嘗試製作長期以來未被考慮拍攝的文學巨著項狄傳拍攝期間,男主角同時飾演項狄和項狄的父親,在劇中一開始介紹自己出生的經過,每當他想好好地敘述項狄出生的溫馨喜悅時,總會被所飾演的十八世紀男性愚昧漠視分娩角色所困擾。另一方面他也為飾演項狄叔父的男配角搶自己風采擔心不已,從兩人鞋子高度到以叔父戰爭故事為主軸的橋段,都被視為挑戰主角地位不利徵兆。 而劇組在經費不足壓力下,處於需博取投資人興趣和兼顧製作電影初衷理念的兩難處境中(這部分也透露出製作電影時常必須屈服現實放棄理念的心聲吧!)

就在電影拍攝鬧哄哄情況下男主角的女友卻在此時帶著他們6個月孩子探班,而一名小報記者因掌握負面的八卦緋聞也對男主角糾纏不已,兼以製片女助理的誘惑…男主角終於體驗到人生的荒誕和有趣,正如項狄傳中的描述一樣,人生永遠不會朝著預期的發展進行,而生命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出口,即使令人措手不及,即使平凡不顯偉大。

2006/11/06

The Missing Piece

一本著名的插畫,幾乎是每個小孩必然接觸的讀本.
大二的時候,這看似簡單卻又意味深遠的故事在可柔的引薦下再度進入我的生命

觸動深刻的感動
那時候的自己也許正處於一種急於追尋彌補長久以來期待卻落失心境中

那片missing piece卻怎麼也不fit
爾後
可柔竟成為我們生命中一片找不回來的missing piece

部份的我也隨著她勇敢的遠去消亡
漸漸爲這個庸俗的社會僵化 而是否還有誰永不放棄地持續找尋屬於他的missing pi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