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0

三等車票

這是一本出發印度前為了旅遊做功課而在圖書館中找到的書。

由於近六百頁令人望而生懼的厚度,此書新的像是默默在書架上躺了許久靜靜等待和他有緣人到來。
出發前我無暇閱讀這本非以介紹歷史文化為主的小說,
而終於在返家後帶著和這塊土地更加親近的心情看待這真實故事。

孟加拉省以務農為本業某村最富有寡婦留死後留下來遺願,是將其財產交付給印度鐵路局,
分批讓村中的居民坐上火車環遊印度,親眼看看這個他們出生村莊之外貧困又美麗的土地。
這是本以旅遊為機底的書,但著重的是旅遊對人的改變。

書中對村民所到景點的敘述著墨甚少,大多在強調人類所見後的感嘆與醒悟。
第一批旅客是村中最年長的老者,他們帶著忐忑不安的恐懼和興奮開啟這朝聖之旅。
朝聖的內容不是宗教,而是整個印度,以及包括村民自己在內的人生。
最長者往往是最固執成見,有自己一套人生哲學,也較不肯敞開心面對新事物的一群。
然而過程中,有人獲拾年輕中輟的理想,在團體中為人治病、為旅遊體驗創作藝術。
有人思考起教育求知重要性似乎大過田地乏人耕種的問題,
有人和一向不敢信任的外國人交上朋友,從生病中學到教訓開始吃陌生人煮的食物,
有人從貧困吝嗇生活中體驗到什麼才是珍貴,有人習得水利技術準備回鄉發展溝渠灌溉,
有人帶著簡單而虔誠的心無廟不拜,有人病逝有人因對命運掌握的無解而臥軌自殘。

他們心態和行為上的改變也讓我聯想到每次旅行對自己的意義和教化。
從天真坦率的故事對話中體會到從本地人角度看待印度這塊土地,
那些對著祭拜求佛拍照的旅客在他們眼中是多麼不尊重且沒有教養,
對此身為一個旅客我感到十分羞慚,也曾在Udaipur廟中看著禁止攝影的牌子,
和一群興奮猛拍的老外中間猶疑,最後忍不住快速按了下快門捕捉這虔誠的人類活動。
那些穿著色彩鮮豔沙麗,口中低語經文參拜的信徒冷漠忽視身旁旅人的眼神中,
早透露出他們的無奈和習以為常。


印度的貧困,民主,乞丐,竊盜和官僚等問題一一在故事中以或輕或重的篇幅被探討,
讀者和故事中的主角共同認識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發生的問題並隨之成長學習,更加包容。
這是個可愛且感人的故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